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太极拳理论 >> 太极拳理论 >> 详情

武术名家讲解何为太极拳 看似简单问题却是很难回答

来源:  发布日期:2012-05-27 12:16:04  字号大小:T|T|T  点击次数:2957次

主讲名家: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 杨式太极拳名家 赵幼斌 陈式太极拳名家 马虹

  吴式太极拳、八卦掌名家 张全亮 孙式太极拳名家 孙永田

  本期的话题是:何为太极拳?这一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很难说清楚。上个世纪50年代,一位吴式太极拳名家说陈发科老先生练习的不是太极拳,而是炮锤,并给出了自己对太极拳的定义。当今,“太极操”之责难也不时见诸报刊杂志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太极拳?难道柔和缓慢、不纵不跳的就是太极拳,刚柔相济、快慢相间、松活弹抖、蹿蹦跳跃的就不是太极拳?可是,杨式太极拳也有单式发力练习,吴式太极拳也有所谓的快架子。当今练习人口众多的24式简化太极拳,可谓柔和缓慢,可是又被某些人指责为“太极操”。看来,太极拳,不在快与慢,不在发力与否,不在偏刚偏柔。那么什么是太极拳呢?在这一期的“名家讲堂”中,名家老师的解答也是各自代表一家之言。

  本栏目下期探讨的问题是:如何做到文武双修?

  吴文翰:太极拳定义的三个方面

  关于太极拳的定义,一直以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。多数人认为,太极拳与《周易》学说有关,讲究太极、阴阳、八卦、五行,所以就叫太极拳。这个说法有其不准确的地方。太极、阴阳、八卦、五行学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宏观上的指导思想,是一种宏观哲学,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运用它为指导思想的,比如军事、中医等都离不开这一学说,中国武术中的许多拳种也是运用太极、阴阳、八卦、五行学说作为指导思想的。因此,太极拳就因为它是运用太极理论为指导,就叫太极拳,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。

  那么什么叫太极拳呢?我以为太极拳的定义有三个方面。

  第一个是它的基本原理。以太极命名拳术,是清朝后期才出现的,从李亦的“老三本”来看,是1881年前后。再早,杨露禅和武禹襄时期,太极拳叫十三势。现在的太极拳(杨式、吴式、孙式),依照的是武禹襄的“十三势”,有五十多个动作,各家太极拳的名称和编排顺序大体相似。太极拳叫十三势,包括捋挤按、采肘靠、进退顾盼定,它的动作离不开八法和五步,有进的动作、退的动作,还有横向的动作,比如“云手”。“定”是中定,不管是前进后退,还是左顾右盼,都要保持中定。各家的太极拳尽管风格不一样,但是,都是按照这“十三势”来编排的,这就是共同特点,也就是它的基本原理。所以,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不是周易、八卦、阴阳、五行,而是“十三势”和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。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和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,构成了太极拳的理论要素,各家太极拳在这个基本要素上,有自己的发展。当然,到了民国年间,有些人把这些要素说成是张三丰的,比如许禹生就是这样说的。但不管怎么说,太极拳都是离不开王宗岳、武禹襄、李亦拳论中的这些要素。任何学说,其理论基础是最重要的,太极拳也不例外。之所以叫太极拳,就是因为在理论基础上有其共性。

  第二个是它的形式,包括训练内容和教学形式。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和训练内容是有自己特点的,区别于其他拳种。太极拳的表现形式,基本是以舒缓、柔和、文雅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,它和当时流传于北方的拳种不同的地方,是吸收了文化人参与。过去,武术很少有文化人参与。太极拳传到永年,武禹襄是个读书人,他把儒家文化灌输到太极拳中,以文入武,变成了一个很文雅的拳术。比如在推手上,原来陈家的推手是侧着身子,这样有利于技击,但是,永年的推手是四正手,是正着身子,这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。因为儒家讲究立身要正,所以,武禹襄讲太极拳要立身中正安舒,八面支撑。这种立身中正,不仅仅是武术的需要,也是文化的体现。也正是由于“以文入武”,所以,在表现形式上,太极拳要舒缓柔和、从容不迫、寓刚于柔,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体现。太极拳在方式上,要慢练入手,为了技击还要快练,但是主要是慢练以养气蓄神。在训练内容上,有基本功训练、套路训练、器械训练和推手、散手训练,特别是推手训练,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。

  第三是它的社会效应。太极拳的社会信誉度提高了,普及程度也提高了,许多拳种的历史都比太极拳长,但是普及程度没有太极拳高,其原因就是太极拳具有其他武术拳种不具备的特点。一是它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;二是它有完整的训练方法;三是它的演练方式老少咸宜,各种年龄,无论男女,也不论身份地位,所有的人都能够各取所需,练习太极拳。上述三个特点,尤其是第三个特点,使太极拳形成了现在大普及的局面,风行国内外。

  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普及,是从1928年以后,国民政府大力提倡推广。解放以后,太极拳成为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,更加大众化了,所以,就出现了“太极操”的说法。既然是操,那么,就不用考虑动作的技击含义,也不用考虑武术的精气神,也不用养气、养神,不用考虑意念,只是一个形体动作。后来,为了增强表演效果,又加入了舞蹈动作,形成了太极舞。这都是近二三十年,根据不同的需要,人们对太极拳的发展,而太极拳的技击性则降低了。那么,什么是太极操和太极舞呢?就是它不是按照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创编动作,也不是完全按照太极拳的训练方法、训练内容去训练,只有一些形似太极拳的动作,没有太极拳的内涵。现在,练习太极拳的人很多,教太极拳的人也很多,但是,真正研究太极拳的人却很少。这是令人担忧的。

  总的来说,太极拳不能离开上述三要素。现代社会,由于社会的发展,太极拳是以表演和健身为主要形式,也就是人们说的“太极操”和“太极舞”。要发展太极拳,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以传统的理论和训练方法、训练内容来练习太极拳,传播太极拳。太极拳还是应该保持原有的风貌和特点。

  赵幼斌: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分野

  习武的人有句行话,叫“行家一出手,便知有没有”。是说看一个人打拳,只要练几招,便知他身手有没有东西,是内行还是外行,是有功夫还是花架子等等。这里的“有没有”很重要,不同的体育项目,比如不同的拳种流派、舞蹈体操等等,都有它们的自身特点及特定的表现形式,包括它们的内涵和功用,都必须或尽可能地充分体现它们各自的特色,方能称为“有没有”。尽管任何运动都有健身强体、塑造形象的作用,甚至在表现形式和防身御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共性或相近之处,但它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,这就如同体操不能替代拳术,京歌不能替代京剧一样。

  就拿杨式太极拳和体操来讲,体操身法多为挺胸收腹,突出昂扬健美之体态;杨式太极拳则强调涵胸沉气,突出稳固轻灵之机势。假设有人既采用杨式太极拳速度均匀、柔和缓慢的特点演练,又以体操昂扬的姿态去表现,这能称为太极拳的“行家里手”吗?反过来,如果用太极拳的运动原理去展示体操的风采,那他肯定不会成为体操王子或体操皇后。所以,不能认为慢的、匀的、开的、柔的运动形式就是太极拳,或者就是杨式太极拳,而必须从拳术的动作功用、技术要领和太极拳的运动理念来理解和展示它。

  那么,何为太极拳呢?简单地说:

  1.太极拳首先是拳,拳的概念就是攻防技术。因此练太极拳首先要明白并带着招法的内容去练,而不可通过空泛的肢体动作或想当然的技术动作去练;

  2.同时要用太极的哲学理念来指导其演练的动作,就是用阴阳互化的基本辩证关系,来熔炼动作中动静、虚实、开合、刚柔、快慢、内外等对立统一而互育互济的变化关系,以及以柔克刚、以小胜大的运动机理来造就太极拳特有的演练气韵。这种气韵是以这种太极思想和文化做铺垫,加上长期刻苦的习练和体悟才能形成,单追求动作的形似是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准的;

  3.仅有动作的技击内容和太极拳的武学思想作指导还不够,还要靠太极拳运动要领的贯穿才能完备。比如动作中要做到“顶悬”、“放松”、“沉肩”、“坠肘”、“涵胸”、“拔背”、“用腰”、“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之于手指”而节节贯串等等这些“约束”条件,要用这些约束条件来“制约”和“改造”那些扬头、挺胸、板腰、腿飘、跪腿、过膝等等不正确的现象(或还没认识到这些是不正确的现象),形成太极拳所需要“约束”条件下的自由,才能达到太极拳的演练要求。这里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。比如“掌”(不包括其他拳的掌法要求),杨式太极拳的掌展开后应当是像瓦片状,手指和掌心微凹自然顺平,并随着动作的屈伸微有开合,则张弛有度,气息畅通,劲势自然贯串。若是做成手掌伸平,甚至手指后翘,特别是食指后翘,看似手有精神,实则它是僵的、张扬的、不自然的,因此不能称为太极拳的手,可能就应当叫“太极操”的手了。

  总之,太极拳和太极操有着明显的区别。因此,不管是练传统太极拳也好,还是练国家套路也好,都要符合上述太极拳的诸般条件,才能走出太极操的误区。有人习惯将国家套路,如24式说成是太极操而加以指责,这不完全正确。因为24式太极拳也是源于传统太极拳,只是简化了套路,并非也简化了太极拳的内涵。倘若也简化了太极拳的内涵因素,那就不成为真正的太极拳了。

  另外顺便也强调,太极拳并无快慢之分,是可快可慢,也可快慢相间。认为慢练就是太极拳、或太极拳就是慢练的认识,也是个误区。动作慢练只是太极拳一种特有的锻炼方法,其实慢练的极意是为了更快。所以慢练太极有它十分丰富的积极意义,这里不多赘述。